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07,一年比一年好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307,一年比一年好(第1/2页)

    过年了。
    辛苦了一年也有了收获。
    石河村今年说得上是大丰收。因为有陈东山这个农业专业坐镇,避开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让田里的庄稼收获比去年高了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听着好像不多。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五分之一。多了这五分之一的粮食,石河村的各家各户能分到的粮食就更多了。
    虽然不至于能敞开肚子吃,但也能吃到七八分饱了。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绝对是一件让人高兴幸福的事。周围村的很多人可能也只有五分饱,一些懒惰或者人口少的人家可能只有三分饱,勉强活着。
    因为饿肚子,没有力气干活,所以工分少;因为工分少,所以粮食少,所以饿肚子,循环着,感觉一天比一天难,一年比一年难。
    这也是很多人羡慕石河村的缘故。
    以前,石河村人比他们还不如。但因为安荔浓的带来,石河村瞬间就跑到了前面去,成为了领头羊,成为胜利公社甚至清河镇第一个能吃到八分饱的村落。
    石河村田里大丰收,其他收入也不少。
    村里的酒坊,酸菜、咸菜作坊,还有艾绒、艾灸等等都赚了不少钱,村里人今年能分到的钱也不少。
    用村里人的话说就是‘能过一个好年。’
    每天出门就能看到大家乐呵呵的脸,高高兴兴,喜气洋洋,安荔浓也跟着高兴,然后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这才刚刚开始呢。以后肯定会赚更多的钱。”
    这是必须的。
    去年,村里开荒了三座山,挖了五个鱼塘,明年肯定会更好的。
    安四叔和小眼镜作为会计加班加点把账目算清楚,然后开始按工分的多少分钱。以前,村里穷,即使辛辛苦苦一年也那不到多少钱,多以大家的积极性不高。
    但从去年开始,不一样了。
    有多少工分就拿多少钱。
    看别人以前几百的拿,自己只有几十?
    怎么可以?
    怎么能甘心?
    怎么办?
    干呗。
    努力干活,努力赚钱。
    以前觉得努力是为了村里,为了别人,反正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得过且过。但现在不一样了,不努力就拉开了距离。
    别人家吃肉,自己家只能吃青菜?
    当然不能。
    所以,偷奸耍滑的人越来越少。
    以前,一个小时能去五六次大便小便的人,现在都老老实实的干活了,就怕偷懒太多被扣工分。
    现在的工分可值钱了。
    因为工分值钱了,所以几分员也更严格了。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现在是严格按照规定办事,而且没有人情可言。
    谁偷懒?谁迟到早退?统统扣工分。
    为了钱,为了更好的生活,村里人奋力干活,都想着要争更多的工分,要赚更多的钱。
    村里分钱,虽然是不公开的,但同一个村子的人,谁家不知谁家事?
    稍稍一算,就能算个大概,八九不离十。
    有些还没有分家的人家,家里的壮劳动力多,能拿到三千多块。这让安四叔大大的吓了一跳,算了一遍又一遍,就怕算错了。
    最后发现没有错,因为能拿三千块的人家不少,还有两千多一千多的。
    相比于以前的辛苦一年只能分十多块钱,现在的三千多块简直就是‘地主老财’了。
    看着村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安四叔和安国邦也高兴。
    “多亏了小荔枝。”安四叔感慨。当初安荔浓从京市回来,大家都替安国邦高兴,但更多的情绪是没有的,甚至隐隐的有些不看好。
    因为安荔浓刚回来,安国邦就和安家分家了。
    大家都觉得安荔浓会和她妈杨雪晴一样,最后会受不了石河村的艰苦然后离开。
    但没想到,安荔浓小小年纪却带着他们村发家致富了。
    一个家庭一年有三千多的收入,绝对算是富裕了。
    安四叔为自己,为他们家,更为村里人高兴。同时,安四叔也感激杨雪晴能把安荔浓教育得这么好。
    如果安荔浓生在石河村,长在石河村,肯定是没有这样的本事的。
    以前,大家说起杨雪晴就要唾弃一句‘呸。贱人。’但现在,谁不看在安荔浓的面子上叫一声‘雪晴’?
    以前,大家说起杨雪晴就是满满的鄙视,觉得她就应该去浸猪笼。但现在,竟然还想着要不要给杨雪晴寄些东西感谢?
    安荔浓拒绝了大家的好意,让大家用心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杨雪晴?有她这个女儿在呢。
    赵老回京市的时候,安荔浓就收拾了不少东西让他帮忙带回京市去给杨雪晴,让她也过一个好年。
    虽然安国邦和安荔浓一家人数少,但能分到的粮食、猪肉、鱼肉也不少。安国邦是村长,所以每天都有十个工分,至于安荔浓?
    不上工,不争工分,所以他们家的工分不多,能分到的钱也不多。
    但有奖励。
    经过村里所有人的同意,奖励安荔浓聪明能干。
    本就是小富婆的安荔浓不要钱,只要了一些猪杂和骨头、瘦肉等在别人眼里不太好的肉。
    骨头熬汤,猪杂卤。
    给杨雪晴送去的大部分都是卤猪杂,卤鸭。
    村里鱼塘不少,养了不少鸭,但鸭子做不好的话会有腥味,安荔浓不是很喜欢。
    相对于卤鸭,安荔浓更喜欢烤鸭。
    只是烤鸭太麻烦了。
    随着鸭子的大丰收,又有了新的问题,如果才能把鸭子卖出更高的价钱。
    活鸭卖给供销社,价钱不高。
    因为相对于鸭肉,大家更喜欢鸡肉。
    安荔浓让村里人尝试一下腊鸭,或者是晒鸭干,然后还有卤鸭、酱板鸭等等,如果味道不错可以包装出售。
    安荔浓在尝过各种鸭后,最喜欢的是醉酒鸭。
    用青梅酒来做鸭,淡淡的酒香不浓却也忽略不了,完美的掩盖了鸭肉的腥味却又不会喧宾夺主。
    安荔浓吃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然后让村里的婶婶伯娘们多次尝试,看看怎么样的配料比例才能做到最好吃。
    如果醉酒鸭试验成功,那石河村将会多一项收入。
    本来,鸭子就是桑基鱼塘很重要的一环,以前只想着养大然后卖给供销社,现在石河村的人会想得更远。
    如果才能更赚钱?
    怎么样才能把鸭子的价值完完全全地利用起来?
    石河村人开始往‘更赚钱,赚更多的钱’的方面想。已经不再满足以前的只卖原始作物了,因为他们都知道经过加工后会更更赚钱。
    如果别人觉得浪费脑细胞,还不如直接卖活鸭方便。村里人就会怼一句,想想艾绒。
    艾绒,以前是路边的小草,每天见,然后视而不见。需要了,就用来泡泡脚驱驱蚊,或者在清明青后的时候用嫩嫩的艾草来做艾团子。
    有时候不小心割破手指,也可以用来止血。
    看似有很多用处,但因为随处可见,弯腰就能扯一把,所以大家并没有把它当一回事。想要了就扯一把,不想要了可以踩几脚,甚至会把它当野草一样清理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