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惩恶扬善: 42、世情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在红楼惩恶扬善》 42、世情(第1/2页)

    回到家中,洗去风尘的贾瑞摊在大床上,慵懒无比,一边吃着从南方带回的荔枝,一边整理这段时间的经历。
    这一次出门遇到不少奇人异事,其中一件让他记忆尤为深刻……
    数日前,粤州港。
    港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繁华不逊于吴郡及通州。
    有黝黑皮肤棕色眼睛的南洋人及雪肤碧眼的西洋人夹杂其中。
    贾瑞甚至还看到留着寸头或者平头的男子,其衣着打扮颇类原时空现代打扮,据说来自海外。
    梅雨季节已过,粤州奇热无比,只在中人那里走了一趟,储物袋里的冰就全部卖了个精光。
    银钱到手,他才有余暇有心情在码头逛起来。
    粤州港是大周货物流转中心之一,不少海外及外地的货商都来此兜售,有许多物美价廉的物产。
    对于这些,贾瑞毫不吝啬,很是买了一些,像可可豆、未加工的宝石、珍稀木材、香料等等。
    只要用储物袋带回京城,十倍不好说,两三倍利润还是有的。
    当然,他不会那么干,与民争利,太出风头了。
    一间接着一间的逛商行,贾瑞着实大开眼界。
    这里甚至有一种从赤道地区运来的特色食品,一种用当地泥土做的饼。
    后世说的“吃土”,竟然是有原型的。
    这种土很纯粹,没有杂质,富含矿物质,的确对人体有益。
    但即便如此,贾瑞也无法放进嘴里。
    一直逛到红日西斜,贾瑞才意犹未尽的来到一处靠近码头的喜临门住下。
    喜临门客栈作为码头附近最大的客栈,是许多无法容忍船舱逼仄的商人住宿首选,口碑不错。
    挑了间上房,美美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衣服,贾瑞便来到大堂用晚膳,顺便听听当地新闻,看能不能找机会再做几笔生意。
    此时粤州饮食已经形成流派,一些点心虽然还没有现代那般精致,味道却也不错。
    贾瑞点了些虾饺、肠粉,又要了份白切鸡、盐水鹅并两个素菜,边听边吃。
    饭吃到一半,隔壁桌来了位衣饰华丽、长相富态的三晋人,一口方言让贾瑞有些失神,上辈子外婆就是三晋人。
    这人约莫四十岁左右,油光面滑,身材丰腴,长得极是喜庆,指头上带着羊脂玉扳指,手里还搓着两颗玉球,不时发出“骨碌骨碌”的响声。
    三晋人点了满满一桌菜,都是价格最高昂的菜品,只带着一个随从,就算同桌而食,也会浪费不少。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都暗暗吃惊,更有人目光闪烁不已,也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贾瑞对此也很不理解。这人一看就是个商人,且是常年在外行商的商人,竟然会不知道“财不露白”?不太正常,除非人家有依仗。
    三晋人对旁人投射过来的一束束如火目光恍若未觉,不时喝上一盅酒,吃上一口菜,眯起眼来的样子看起来很惬意,就连身上紧紧裹住肥肉的绸衣都跟着顺滑不少。
    贾瑞看了两眼就不再关注,而是往瓷碟里夹了一个虾饺、一段肠粉,打算激发体内“饕餮”血脉,试试与现代菜谱的区别。
    就在这时,门外走来一个形容萎靡、年近花甲的瘦削老人。
    他衣衫破旧,满面风尘,看起来过得并不好,但书卷气颇浓,像是致仕的老大人。
    这人径直走到满身富贵的三晋人跟前,用商量的口气道:“世侄,不知多年前老夫借给你的那笔银子方便还吗?”
    三晋人不理睬,照旧吃饭。
    老人见他态度冷淡,压住内心的怒火继续忍气吞声道:“孙某家业败落,不久就要离开此地返回家乡,无奈囊中羞涩,还请将过去借的钱还给我。”
    三晋人仍是不理。
    老人轻叹一声,语气颇为凄苦地道:“以前相交甚笃,每次你到我家中,我都让人当贵客热情招待,不想今天落魄了,你是这样的态度,老夫实在想不到。”
    可惜三晋人还是不予理睬。
    大堂吃饭的旅客不少,有些人颇有正义感,见老人低声下气地讨债,而三晋人一听就像忘恩负义之人,便有人站起来指责那个三晋人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看你穿着,应该十分富贵,为什么不愿归还老人的盘缠钱呢?真是无良。”转头又问老人:“他欠你多少银两?”
    老人忙答:“不多,不过一百两。”
    打抱不平的人看了看三晋人的衣饰,又看了看他桌上的菜色,轻笑道:“瞧你穿的富贵,莫非还没有一百两银子?你这餐饭都不下四十两了吧?”
    三晋人脸涨的通红,支支吾吾道:“都入了货,没有现银。”
    打抱不平的人道:“如果有人借你一百两银子,你会还给老人吧?”
    在座其他旅客也有好事之人,见有好戏要看,纷纷起哄,表示可以做借钱的保人。
    三晋人迫于舆论压力,很是无奈,只好同意借钱,心底却咒骂这些人多事,更心疼银子喂了狗。
    打抱不平之人就取了一百两银子给了三晋人,还让他写了借条。
    之后,这人还道:“今天这餐饭算我请了,权做个和事佬。”
    三晋人听了,又有些高兴。
    饭后,众人各自散去。
    贾瑞回了房,可巧三晋人就住在隔壁。
    五感极强的他就听三晋人翻箱倒柜一般在找东西,还不时道:“怎么少了整整一百两银子?”
    这时,随从道:“还少了一块狐皮。”
    贾瑞想了想物价,这狐皮约莫值四十两银子,正是晚上那一餐饭钱,不由有些失笑,没想到那打抱不平之人还是个世外高人。
    这时,就听随从对三晋人道:“老爷,你并不缺一百两银子,为什么不肯还给孙老爷呢?”
    三晋人恨恨地道:“当初姓孙的狗官见我家大业大,非要拿一百两银子入股我的商行,我难道缺这点银子吗?不过是个巧取豪夺的借口罢了。在他做官的十数年,他仗着官位每年拿我数千两银子的分红,还有脸来要账。也是老天开了眼,让他丢了官帽,让我有机会摆脱这个吸血鬼。”
    随从惊道:“那老爷为什么不在大堂讲明?我见那些人都误会了老爷,以为老爷忘恩负义呢。”
    三晋人愤然道:“那些年,我生怕姓孙的下狠手害了我的性命、谋夺了我的家财,花了无数力气巴结他,还真以为他是什么好人?说什么热情招待我,我在他家受的慢待数不胜数。只不过我懒得再计较罢了。这样的官又不是只他一个,谁知道在座的有没有牵连。随他去吧,他这把岁数也不可能东山再起了。”
    随从又道:“听老爷这么说,孙老爷应该不缺银子啊。”
    三晋人冷哼道:“他被抄家了,流放到琼州。这会估计刑期刚满,也是巧了,居然在这里遇到,还真是没想到。”随后,他又恨恨地道,“这些贪官恶吏就该像太-祖皇帝那会一样,剥皮填草、凌迟处死,居然还让他们活着安老,真真让人意难平。”
    随从见三晋人气愤,也不敢再多说了。
    贾瑞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到那位打抱不平的青年居然为了一个贪官尽心尽力,就有些感慨。
    凡事真得不能只看表面,谁能想到该受谴责的是老人而不是三晋人呢?
    这样的事也让人警醒,凡事只看表面,实则谬也,谁知道他是人是鬼?没有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