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下雨天我会想你》 20-30(第5/18页)
确定连好了之后,这才放心地点开。
“是我,如假包换。”
昨天刚刚听到过的声音就这样,又跃进她的耳朵。
如汩汩泉水一般清透。
比起昨天面对所有学弟学妹说祝词时的客气和疏离,余澄总觉得,他这个时候的语气又多了一丝无奈与熟稔。
听完之后,余澄这才反应过来。
脸上迅速覆上一层温度。
等等所以这真的是他,不是杀猪盘啊?!
那真的贺颂之又为什么要对她说这种话啊
余澄决定先滑跪道歉。
【。:学长,我错了。】
【贺颂之学长:没事。反诈骗意识强也是好事。不过,看来你心情还不错啊。】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她心情应该不好吗
余澄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也不敢贸然回话。只好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个一头黑线,在狂风中凌乱无语的小人。
贺颂之好像又理解错了她的意思。
【贺颂之学长:别伤心。冬令营还有机会。好好加油。你平时思路很棒,保持状态,好好调整。一定会有不错的结果的。】
别、伤、心。
她为什么要伤心???
看到“冬令营还有机会”这句话时,余澄恍然大悟了。
哪里是贺颂之理解错她的意思啊
这根本就是自己把贺颂之的意思给理解错了啊!
在他的视角里,“甘南寻”那么努力却没考上夏令营,料想自己一定会伤心,他才前来安慰。
结果自己反而把他当骗子了。
余澄忽然觉得,自己这个谎一时撒的快乐,可后期维护,还需要时时刻刻带着脑子。
余澄想说些什么把自己悲伤的人设立一立,但她翻了翻前面两人的对话,发现现在再表现出那个意思,未免会显得有些滑稽。
她于是就顺着他话里的意思继续说了下去。
【一中-高一-甘南寻:嗯嗯,我知道的。没事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会继续努力的。】
贺颂之看着这段话,居然从其中听出了点敷衍的意味?!
这还是那个他认识的小学弟吗?
不过他也没再多说什么。
心里想着,小学弟不会受的刺激太大了,还故作坚强吧。
那他就更不能再去刺激人家了。
贺颂之贴心地给“甘南寻”发送了三个奋斗的小黄脸表情。结束了两个人尴尬的对话。
*
即使是暑假放了整整一个月,余澄也不敢松懈。
马上就要高三了。
她没有再像之前的假期一样出去旅游,而是全身心地继续投入了学习。
每天一睁眼就循环刷题、吃饭、刷题的这套流程。
偶尔,她会当作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去问贺颂之题。
而他和她也很有默契,不提那件事,依旧会细心地替她解决她不会的问题。
看着打印出来,堆在桌子上的几厚沓空白卷子一点一点地减少,余澄的心中很是满足。
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她尽力了。
不会后悔。
整个高三上半学期,余澄都忙的不亦乐乎。
看贺颂之动态的时间也没之前多了。
不过,或许是因为他也比之前忙了,发动态的频次也没之前多。
甚至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转发蓟门大学的一些宣传信息。
余澄觉得,自己离他的生活,好像越来越远了。
不过,这是正常的,不是吗?
但她心里还是会止不住地难过。
可是就算是难过,又有什么用呢。
在高三上快要结束的时候,夏令营的结果出来了。
余澄其实考完之后,自我感觉很不好。
但或许是幸运女神终于眷顾了她,让她蒙对的题稍微多了一些,又或许是上天将她的努力暗暗记在了心里。
总之,余澄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顺利拿到了优秀营员的称号。
这意味着他们如果能入围之后的强基计划,将会比其他人更具优势。
不过,她这个时候担心的,却不是这个问题。
余澄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期。
在这个阶段,大家的成绩都应该在稳步提升。
可她自己的成绩却是停滞不前。
这就导致她的名次逐渐在往下下滑。逐渐从班里的几名到了十几名、二十几名。
更令她接受不了的事情则是——
学校在选择去冬令营的学生时,
并没有选择她。
第24章 第三场雨谁都别想影响她学习!……
那时已经快要入冬了。
一中的学生们纷纷换上了学校的冬季校服,冲锋衣。
老师进来叫人的时候,是下午的自习课。
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袖子与纸面接触,发出“沙沙”的簌簌声。
班主任走进来的时候,拿着一张点名册,让被叫到的同学在走廊里等他。
作为参加过夏令营的学生,余澄其实很清楚,这是要通知他们冬令营的事情了。
但为了照顾其他学生的自尊心,他并不会在班里提起这件事。
余澄心里实在有些惴惴不安。
她知道自己最近的成绩跌的实在是有些难看,内心也着实不好受。但总期待着,自己之前的成绩那么亮眼,说不定能让老师再给她一次机会呢。
可直到老师念出最后一个同学的名字,她都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那两个字。
等到被念到的同学们哗啦啦涌了出去,舒怡月才忍不住问余澄:“余澄,老师怎么没叫你去呀?要不等会儿他们散了你去问问老师?”
算了。
何必自取其辱。
但余澄知道,舒怡月并没有什么恶意。
所以她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与夏令营是在暑假中抽出时间集训不同,开展冬令营的时间是在寒假之前。
这就意味着,去冬令营的同学们集训的时间,是在其他同学上课的时候。
学校为他们单独在艺术楼里划出了一间教室。
等他们开始了集训之后,文一顿时少了十几个人。
文一的学习小组是按照成绩划分的。不过已经很久没有调整过了。
余澄所在的第二小组是当时班里的六到十名,一共有五个人,除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