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130-140(第14/24页)
隆基和贺知章对视一眼。
李隆基道:“原来就是没有天幕,李白也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入京。”
果然啊,贺知章是那个发现璞玉的人,他发现了李白的一身才华,让这个人才不至于埋没。
颜真卿高声叹一句好:“好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文武百官听到这句诗,只觉得胸腔激荡的豪情马上要窜上去了。
所有人都想飞起来,所有人都想跟太阳肩并肩,穿梭在云层之中。
膨胀,实在是太膨胀了。
刚刚看到的大鹏鸟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尚且没有消化,“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来了。
宇文融也跟着那些文官一块嗨。
终于来了一句通俗易懂的,让他也能听懂的诗了。
宇文融迫不及待伸出大拇指,也觉得自己就是马背上的仙人李白。
□□的哪里是寻常的马匹,那是神马!
宇文融伸出自己的大拇指:“豪迈啊!”
[形容到位!气象浩大,读了就忘不掉了。]
[是不是只有我的太白,才能写出这么牛逼的诗!!]
[尖叫,震声,啊啊啊!]
[李白的诗实在是太霸道了,像是带着强劲的风呼啸而来,完完全全霸占了你的脑子。]
贺知章兴奋道:“此言甚是!”
天幕下的所有人都在感受感受着李白的霸道。
他们脑海之中,一会儿是展翅的大鹏,一会儿是骑着奔驰骏马的李白。
大鹏与李白交替着在脑海之中出现,那扶摇而上的大鹏鸟,好像就真的是李白了。
杜甫激动着,他的眼中也倒映着可搏击蓝天的大鹏鸟,嘴里不断赞叹着:“好诗啊,实在是好诗啊!”
碎嘴子往杜甫那里靠了靠:“你喜欢李白?”
杜甫小脸微红。
李白是他的偶像。
碎嘴子小脸也难得微红:“我喜欢杜甫。”
杜甫是他的偶像。
碎嘴子试图给杜甫安利杜甫:“你不觉得杜甫的诗更好吗?他的诗更贴近百姓呢。”
杜甫摇头:“不,我觉得李白写的诗最好。”
杜甫还要继续肯定:“李白的诗就是最棒的诗。”
碎嘴子安利失败,唉声叹气。
道不同啊。
【李白正如那只鲲鹏,从大唐的地面扶摇而上,直直上到了九万里的高空。】
【尽管他在长安多次碰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起飞。他的才识先后被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看到了,于是在二人的力荐下,李白应召进宫。】
【杜甫在长安蹉跎了数年,李白又何尝没有蹉跎数年?世俗小人轻贱他,认为他李白就是没法做官的无用之人。】
【但李白从没有自轻自贱,正如他所说的,他李白,怎么可能是这一辈子都呆在草野的普通人呢?】
【于是他辞别家人,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写的实在是意气风发,仅仅读最后一句,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个昂首挺胸的年轻人形象。】
【而这一年的李白,四十二岁。】
[你在说什么猪话??李白这么老了?]
[这一年的李白居然真的有四十二岁?我不信。]
[朋友们我百度回来了,李白那年真的四十二了。]
[我现在才真的明白为什么说李白没有老过,你看看这首诗,怎么可能像一个四十二岁的人写出来的嘛。]
[别说四十二了,我现在二十四,我天天萎靡不振好像要死了一样。]
[对对,这就会我的状态了,太形象。]
文武百官冲天的豪情戛然而止。
“啊?四十二了啊?”
萧崇挠挠头:“还真不像是四十二写的。”
毕竟他四十二的时候是官场上不怕开水烫的老油条了。
少年意气这两个词,哪个跟他都扯不上什么关系。
哥舒翰不高兴了,他四十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想为国效力,赚得一身荣耀。
“四十二岁怎么了?四十二岁年轻着呢!”
众人看着同样四十二岁的哥舒翰,善意地笑了。
他们倒也不是觉得四十二岁不能建功立业,他们只是太惊讶罢了。
哥舒将军说的没错,四十二岁又能怎样呢?
只要心有志向,那大鹏何日何年启程,都不算晚。
【从年轻时怀着大展宏图之愿出蜀,到现在人至中年碌碌无为,李白从二十四岁等到了四十二岁,李白等了整整十八年。】
【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总觉得这里面的李白应当只有十八岁才对。】
【这十八年,他遭人谗谤,他四处谒见权贵,他进诗写赋,希望得到赏识,皆无果。此外,他还要忍受着旁人的讥笑和冷眼。】
【而这一切在李白的诗中,仅仅用了半句概括了。】
【“会稽愚妇轻买臣。”】
【《汉书·朱买臣传》记载了朱买臣传奇的一生。朱买臣是个穷苦人,家里没钱,他只能靠着卖柴来维持生计。于是他的妻子嫌弃他穷苦,抛弃了他。但朱买臣在后来却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成为会稽太守。】
【李白化用“会稽愚妇”典故,将无数人的讥笑和冷眼草草带过。】
【事实上李白想突出的并不是这前半句,他将重点放在了后半部分,“余亦辞家西入秦”。现在李白也离开了家,李白希望自己能像朱买臣一样,获得皇帝赏识,自此大展宏图。】
[原来李白也受过冷落啊。]
[是啊,李白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杜甫受的白眼他也受过。]
[但是从李白的诗中从来都没看到过他的委屈啊。]
[可能李白不是个会受委屈的人,也许都像那首《上上李邕》一样,出气了。]
[我是觉得李白要么就是非常会开解自己,要么就是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李白很像个e人,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放。]
[李白要是e人,杜甫就是i人,哈哈哈哈哈。]
杜甫难过。
杜甫非常难过。
他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