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260-270(第7/14页)
赢不了的话,我真的死掉都不能瞑目!
毕竟真要说起来,那不仅是我的二十年,也是你的二十年啊。
————————————————————
看着前来送信的亲儿子,曹操先是看了对方一眼,确定亲儿子没缺胳膊没少腿的好好活着,然后视线就转移到了对方送来的信件上。
都不用将信件打开,曹操就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类似的声音这些天他真的没少听,对此他只觉得奉孝说的没错啊,大家好像是有点过于慌张了。
非要说他骄傲,但是他到底哪里骄傲了,讲点道好不好。
他既没有跟何进那般深入敌营、孤身作战的想法,也没有如董卓那般骄奢淫逸、暴虐妄为,更不曾如袁本初那般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有任何的敷衍或者偷懒,对于那些劝谏者既没有关押也没有杀害。
曹操觉得这个世界上,简直没有比自己更加冤枉的人了。
考虑到陆离是那个从一开始就念叨的人,这次继续念叨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解的事情,但问题在于曹操现在一点也不想听别人念叨自己,看也一样不想看。
但这到底是陆离送来的,一旁的亲儿子还一副胳膊肘往外拐,等着他看完最好给个回复,好带回去给陆离复命的样子。
曹操:我这个儿子看起来好不值钱的样子。
但要让陆离知道曹操如今的想法,他也很想说,如今劝谏你的人看你的想法,估计跟你当初劝说何进却半点不被采纳时的心态是一样的吧。
所以说人啊,总是容易长成自己曾经最为讨厌的模样。
而讨厌的人大多时候都不会觉得自己是令人讨厌的,并且偶尔也会流露出些许不那么讨人厌的样子。
曹操最终还是打开了那封信,他做好了面对老调重弹的准备,虽然每一次陆离都能将老调弹出新感觉,但听了这么多年也是够够的了。
曹操带着这种想法看信,却在信件展现在自己面前后,只是看了一眼,就将之前的想法尽数掀翻了。
如果位高权重的外戚,欺君罔上的逆贼,称霸一方的“诸侯”都没有办法作为例子给予你警醒,那么手握实权的天子呢?
曹操没想到,陆离会为了劝说自己提到先帝。
而正是因为这份不曾想到,所以在这种情况真切出现在自己面前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真对待。
“……昔日先帝在时,常怀骄矜,傲之于大汉辉煌数载、遇难成祥,每提后事,亦信乎儿孙之能,前代种种,以为寻常,以至于今日。”
“明公如今所想,可是亦有心寄志于儿孙之身乎?”
这封信翻译一下,可以说是“刘宏版本”的《项羽论》了。
先帝还在的时候,常常以大汉过往历经风霜而不倒为底气,遇到事情也看得开,觉得便是自己这边解决不好,留给儿孙他们自会有办法的。
而人家那是真的“有前例可依”的,结果还是落得了如今的下场。
现在明公你这般行事,难道也是准备将自己的志向放到儿孙身上吗?
因为如今在现场就有一位亲儿子站在那里,曹操看完信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长辈看辈总是不免带着一层滤镜的,而滤镜的情况也往往存在不同。
有的人看自己的孩子,那是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看怎么对,怎么看怎么有。
而有的人看自己的孩子,哪怕对方已经是一个拥有孩子的成年人了,依旧不免会觉得对方仍然是个孩子。
曹操作为父亲,滤镜情况取了一个中间值。
虽然有些时候作为诗人的那一面不免感性,但有的时候也是能够智看待自家情况的。
客观一点评价,曹昂并不是什么让人不能放心托付的存在,也不是什么无能的孩子。
但同样客观一点评价,他比之曹操还是颇有不如的。
打天下与守天下是不一样的,虽然曹昂属于发展的比较均衡全面的那种,但是要让曹操放心,还是差了点东西的。
不,不对,怎么就开始往战败上想了呢?
曹操尝试拉回自己脱缰的想法,将一切拐回到之前的状态,可脑海中却不由浮现出先帝还在时的模样。
要说先帝的缺点,那真的是张口就能说出一箩筐来。
可他是真真切切的天子,一言定人生死,喜怒左右天下大势的存在。
而且该说不说的,只看大汉的历史,人家的骄傲自信确实是充满依据。
如果曹操不是那个或许要结束这份骄傲的存在,看到这种内容都要忍不住一样心怀侥幸的。
可是现在,他脑子真的有一瞬间非常杂乱。
他有四百年的底蕴托底吗,他有个天下在握吗,他有士人全都人心归附、甚至捏着鼻子也只能选他的任性资本吗?
要说完全没有,那绝对是自谦过头了。
可你要说完全有,便是如今曹操有点膨胀,也说不出这种话来。
毕竟如果真的有的话,他哪里还需要出兵去攻打孙权,人家就该对着他纳头便拜。
听多了何进、董卓、袁绍之事,曹操是真的有些免疫了,而且他自信此刻的自己的比他们所有人都强大。
可是陆离拿出了先帝作为例子,这本身就是一个炸弹了,由陆离说出来,就更是王炸 。
我如今的行事难道当真有问题吗,甚至有问题到让陆侍中都拿出先帝来作为例子劝谏自己。
曹操一时之间不由哑然,也就是来送信的人是亲儿子,这要是换成陆离来送信,他一恐怕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看向对方。
伯安,何至于此。
震惊的同时有着自省,还有着些许难以言说的欢喜,在伯安心中,我已经重过先帝了是吗?
之前那点小别扭几乎瞬间烟消云散,他从未怀疑过陆离跟那场刺杀有什么牵扯,他只是为大汉的“余力”不由心惊,不确定最后的答案会得到陆离怎样的反应。
第266章 各方准备
陆离的这封信实在是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好结果, 跟在曹操身边的郭嘉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能够达到这样的好效果,让郭嘉一并对信件的内容也有了基本的判断,这里面绝对不缺少陆离的本事, 但是内容本身绝对也足够令人惊讶。
而曹昂虽然是亲儿子, 但论起对亲爹的了解,比之郭嘉却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点的。
他没有被曹操留下来,而是带着亲爹写好的回信再次回到了荆州。
未来王朝的继承人,难得正常继位的未来太宗陛下,日后在拉出自己的一系列曾任职务时, 认为非常有必要添加上信鸽一职。
什么长子、嫡长子、被视为继承人的亲儿子,有些时候也不过是某些亲爹跟自己谋士paly的一环罢了。
曹昂对于曹操的了解或许比不上郭嘉,但也并非全然没有, 而带着信件回到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