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250-260(第5/16页)
所以果然还是选择第二种比较好吧,想明白之后, 陆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曹昂。
不过不是让对方去结交小辈,而是让对方去蔡氏转达关怀, 但凡蔡氏没有蠢到无可救药,自然能够意会其中的意思。
曹昂对此没有二话,也就是现在夜深了,不然曹昂能够立刻跑到蔡府去。
第二天,带着拜帖直接登门的曹昂,得到了来自蔡氏的热情迎接。
不说别的,这可是曹操的大公子,这日后曹操要是再进一步,那可就真的是贵不可言了。
大家在这方面都是很有经验的,就算想要搞好关系,也不会将态度摆的特别谄媚。
而曹昂在这方面也很有经验,他最大的弟弟曹丕都比他小了十多岁,其余的弟弟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如今曹操膝下唯一一个已过弱冠的成年儿子,他没少受到来自各方明里暗里的示好。
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示好,曹昂也是自有一套流程在的,对于需要示好的势力是一种态度,对于要拒绝的势力是一种态度,对于需要敲打的势力还有一种态度……
如今蔡氏虽然没什么值得敲打的地方,但出身蔡氏的蔡瑁可就不一样了。
本身背弃刘表对于蔡氏而言就已经是名声方面的重大打击了,但背弃刘表选择曹操还能说得上是人往高处走,别管别人怎么蛐蛐,大家心里其实都是可以解的那种。
但蔡瑁要是再反复一次,他们蔡氏可就真的要完蛋了。
这个时代没有人会去花时间倾听无关之人的心路历程,也没有谁会去关注所谓的心问题,大家就只是看结果而已。
现在从曹昂这里听说了陆离对蔡瑁的“担忧”,蔡氏回忆了一下蔡瑁在刘表死后的各种表现,心也忍不住跟着提了起来。
好不容易上了曹操的船,大家可都没准备要跳船,德珪你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心里担忧是一回事,表现在曹昂面前的必然不会是恍然大悟一般意识到蔡瑁好像确实不对,而是感谢了来自陆离的关切,表示蔡瑁知道后肯定很开心,我们也一定会代为转达的。
放心,没有任何问题,请务必要放心!
人家表态了,曹昂也是立刻安抚,信任,我们对于蔡将军也是非常信任的,只是州牧关心江夏情况,又担忧会令蔡将军误会,这才让我来这里说清楚。
至于为什么想要跟蔡瑁说清楚会来蔡氏,而不是派人直接去江夏,这种事情大家懂的都懂,没有必要说的那么明白。
蔡氏那边在送走曹昂之后,那是立马安排人快马加鞭的往江夏赶去,生怕个家族的未来毁在蔡瑁的一念之差上。
虽然全程就只是陆离那边的一面之词,但那可是陆侍中,他在这种事情上可称之为专家了,他能拿这种事情跑来骗我们吗,还是让曹操的儿子帮着他骗人,不可能的好吗。
况且就算是陆离那边想错了,他们这边要是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原本只是想错的事情,如今都得对了。
而且江夏那边的情况如何先不说,自从投靠曹操之后,蔡瑁的表现当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
江夏。
听到蔡氏来人,蔡瑁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却没想到族弟蔡和一来到反而关心起了自己,好像自己才是出事的那个人一般。
蔡瑁:我出事了,我怎么不知道?
蔡和道:“大公子几日前来到府中,说是陆州牧担忧兄长情况。”
蔡和犹豫了一下,忍不住问道:“自投曹以来,兄长行事颇失水准,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对方口中的大公子,自然不是已经死去的刘琦,而是曹操的大公子曹昂。
所谓的“行事颇失水准”都是委婉说法了,应该是行事大失水准吧。
蔡瑁没想过要背叛曹操,但他好像确实失去了以往那种追求胜利的能力与信心。
是因为什么呢,是一次不战而降让他失了心气,还是如今面对的比之以往要更加强大队友与敌人,让他在对比之下显得没了水平。
又或者说他实在太想在曹操面前表现了,他想要让所有人知晓是不思进取的刘表配不上自己,而不是自己就配刘表那样的人,想要更进一步完全是得陇望蜀的贪得无厌、德不配位。
可事实好像与期望完全相反,然后就开始越努力越没有成功,越没有成功越是努力想要成功,最后一步步的走向某种恶性循环。
蔡瑁也不知道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了,只是在面对很多事情开始忍不住的犹豫、迟疑,甚至是产生某种自我怀疑。
别人说话小声一点,他都忍不住觉得对方是在对着他窃窃私语。
不是他承受不了流言蜚语、舆论攻击,而是有些话并不是假的。
谎言难以破防,真相却是快刀。
曹操让他来训练水军,可就在前不久的守城战中,他这边的水军对上孙权那边的水军,再一次完败。
虽然之前黄祖用水军对付孙权那边的时候,差不多也是这么一个结果,但这绝对不是一回事。
对方用水军就是单纯的用而已,但蔡瑁可是被安排来特意训练水军的,结果特意训练、训了好久之后,还是跟黄祖当初一个水平,你这到底都训了些什么?
或许可以用孙权那边比之过去更加强大来做借口,但人家强大,你却不能跟上并且比对方更加强大,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能。
再者说了,事情是要看结果的,结果就是比不上,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蔡瑁曾经多次用这种“结果论”的眼神去审视别人,现在轮到自己了,才明了这种审视让人多么难捱。
有关曹昂的那些话,被家族派遣过来的蔡和,虽然也不是没有将那些话听进去,但心态上偏向于将其当成一种激励、提醒,甚至是警告手段。可来到江夏之后看到自家族兄这个状态,这是真的有点不对劲啊。
蔡和:“不知兄长可是有何困扰,若有用弟之处,绝无推辞之言。”
面前是信誓旦旦的族弟,对方好似还跟过去一般无二的信任着自己,蔡瑁扯了扯嘴角:“别胡思乱想,不过是那孙氏小儿几次三番挑衅,令人心中不悦,并无妨碍。”
是逞强吗,是吧,是不愿意流露颓势吗,是的。
蔡瑁拉着对方走进书房:“家中可有其他言语捎来?”
言语确实是有的,无非就是一些常见的叮嘱,倒是二姊有几句特别的叮嘱。
蔡和道:“家中对兄长多有挂念,二姊特意托我给兄长带句话。”
蔡和口中的二姊,正是刘表之妻蔡夫人。
蔡瑁问道:“不知二姊有何言语?”
蔡和道:“二姊说知道兄长为了家族受了委屈,让兄长定要宽心,莫将他人言语放在心上。”
很显然,对方是真正摸清楚蔡瑁情况的那个。
事实上相关的言语她也没少听,作为女性,也是作为妻子,哪怕在东汉这个束缚相对没有那么严重的时代,她会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