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第1170章 图穷匕见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贞观俗人》 第1170章 图穷匕见(第1/2页)

    “追上了,他们一直追到了银山,终于追上了郭将军的队伍。”
    牛见虎端起酒杯,神情有些兴奋起来。秦琅见状,就知道郭孝恪肯定没吃亏,虽然他刚才也听说了郭孝恪破焉耆王城后还留了一千人马给粟婆准,自己只带着不到两千骑,押着两万余焉耆俘虏返回高昌。
    两千对五千。
    唐军完全有优势啊,毕竟大唐战士的威名可不是盖的。一对三都不落下风,何况一对两个半?
    事实上也是如此。
    牛见虎说的口水横飞,好像他当时就在现场一样,什么郭将军一见后方烟尘四起,大股突厥骑兵追来,神色镇定,不慌不忙。什么派副将押俘虏退往后方山谷,他自己亲领五百精骑迎头阻击。
    又什么让三员部将各领五百骑,埋伏于山谷左右两侧。然后郭孝恪率五百骑迎战,一番大战假装不敌,掩旗退走,屈利啜见状大喜,自以为得胜,于是穷追不舍。
    待引突厥兵入伏击圈,郭将军一声大吼,然后调转马头,勒住不动。
    刹那间,四面喊杀声四起,三位将军各领五百精骑猛然杀出,将一路追击而拉成一字长蛇阵的四五千突厥骑兵冲断成数截······
    一番血战过后,突厥军抵抗不住,开始溃败。
    郭将军盯着屈利啜的狼旗穷追猛打,突厥军四散而逃,一路追杀二十里,屈利啜狼狈捡回条命,回头一清点败军,十停折了五停,再不敢追击,只得引军败回。
    “话说这屈利啜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这边收拢了剩下的两千余败兵往回走,结果半路上又遇伏击。”
    “哪里又来的伏击?难道郭将军还长了翅膀会飞不成,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那倒没说,话说这伏兵可是讲究,领兵之人率先杀出,大声报出名号,吾乃乙毗射匮大汗麾下大将,五咄陆部鼠尼施部首领处半啜是也,屈利啜狗贼,纳命来,呀呀呀!”
    秦琅听的差点喷出了嘴中茶水,这充满三国演义评书风格的卖弄,还真有几分样子。
    “处半啜?”
    “没错,屈利啜也没想到,这追击唐军,结果反被以少败多,败退回来,又半路遇到了乙毗射匮可汗的大将处半啜,双方一番激战,屈利啜部本就是败溃之兵,此时被上万处半啜部伏击,很快就再次溃不成军。”
    “处半啜衔尾追击,一路追到了焉耆王城之下,屈利啜被赶着叫开了城门,他前脚刚入城,处半啜后面就驱赶着败兵,顺着也杀进了焉耆王城。屈利啜不敌,只得从北门进城,又从南门败逃出去,焉耆王城,就这么被处半啜给夺占了!”
    处半啜辛苦半天,结果反倒是给处半啜做了嫁衣。
    处半啜控制了焉耆王城后,便扶立了龙突骑支和龙栗婆准的堂兄龙薛婆阿那支为新的焉耆国王,宣称助焉耆复辟。
    他又命手下大将阿史那处那为焉耆吐屯,率军留守焉耆,名为协守,实际代持焉耆大权,操弄权柄,龙薛婆阿那支国王,只不过是其傀儡而已。
    龙薛婆阿那支将郭孝恪所立之龙栗婆准流放龟兹中,暗中派使者请求龟兹国王诃利布失毕杀死了龙栗婆准。
    程处亮听的大为震惊。
    “这五咄陆部是乙毗射匮可汗部属是吧?”
    “没错,如今西突厥是五弩失毕部支持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五咄陆部则支持大唐册封的乙毗射匮可汗,只是欲谷设如今势大。”牛见虎道。
    “那我就不明白了,这个乙毗射匮可汗是大唐册封的,而且从他伯祖父泥孰再到同俄,再到他父亲,他家几代可汗都是我大唐天子所册封的,乙毗咄陆可汗哪来的胆子敢反大唐?还是说这个鼠尼施部首领处半啜特别胆大,敢背着他乱来?”
    秦琅放下手中茶杯,给明显经验差了点的程老二解释,“当年泥敦逃亡的时候,就曾经是逃到焉耆,还是焉耆国王收留了他,泥孰家族向来与焉耆国关系好。当然,这并不全是处半啜敢出兵焉耆的理由,他们出兵跟屈利啜一样,都只为利益而已。”
    “处半啜的行为绝不是个人行为,他没这个胆子,绝对是得到了乙毗射匮可汗命令,或是同意了的。”
    如果处半啜只是攻击乙毗咄陆的手下屈利啜,那他夺城后,就不可能再另立龙薛婆阿那支为焉耆王,也不可能把大唐所立的检校焉耆都督龙栗婆准送到反唐的龟兹去,更别说他公然恢复已被大唐灭国后设为州府的焉耆国了。
    这些行为,都说明他们不仅跟欲谷设继续内斗,也正式跟大唐翻脸了。
    “他们凭什么啊?这欲谷设反唐,还说是向来桀骜,可是这乙毗射匮可完全是大唐所扶持的啊,而且他有那个实力反唐吗?”
    秦琅笑笑。
    大唐要吞并西域的野心,谁都看的清清楚楚了,先灭高昌,再灭焉耆,下一步就是龟兹了,将来一步步的,整个西突厥也不可能保存。
    所以不管是欲谷设也好,还是乙毗射匮也好,他们都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那现在怎么办?焉耆好不容易打下来,就这么便宜了乙毗射匮可汗?”
    “当然不可能。”牛见虎很愤怒的道,“此事传回京师,天子震怒,特派了郡王李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又召侯君集协助郭将军一起征讨。”
    乙毗射匮可汗占了焉耆后,虽表面扶立了国王,但实际上却是自己掌控了焉耆国,他一边把俘虏的焉耆唐军礼送出境,一边派使者向大唐请罪,说是请罪,却又提出求娶大唐公主来。
    疯狂的在作死边缘试探。
    只是这种试探注定不可能成功,大唐如何能够容忍这种背叛行为?
    只不过皇帝也是老谋深算的人,也知道对西域的战略目的已经暴露,所以现在不能跟整个西域为敌,因此皇帝先压制了怒火,没马上列数乙毗射匮的罪责,只是不许他的请婚提议,然后要求他送还粟婆准等。
    另一面,朝廷派出了李社尔赶往西域,要先灭掉在高昌附近的处月、处密二部突厥人,绝后顾之忧,然后再征焉耆和龟兹。
    乙毗射匮可汗想要铤而走险,想利用大唐与乙毗咄陆可汗之间的敌对关系,以及如今焉耆和龟兹等诸国皆反的局面,想要从大唐这里敲一些好处,夺回一些早失去的权力,却不知道,大唐根本不会理他。
    他根本就打错了主意,如今朝廷虽未直接发兵征讨他,但他也被朝廷列入了黑名单,离灭亡也不久远了。
    不过经此一战,西域的形势也更加复杂,如今几乎整个西域都在对抗大唐,因为谁也不想被大唐吞并,都不想步高昌的后尘。
    高昌国破后,大唐置州县,迁王室大族于内地,可以说彻底的瓦解了高昌数百年的历史,而当初大唐灭东突厥后,虽立过大汗,但没几年最终也还是彻底的罢废了东突厥汗国,所以现在不论是焉耆龟兹等国,还是西突厥的两位内讧的大汗,都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大唐就将彻底的吞并西域了,所有人都将是失败者。
    如今大唐再次发兵西征,但绝对会比之前几次打莫贺咄可汗、肆叶护可汗、欲谷设、高昌他们难,因为西域不会有人再协助大唐了。
    不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各方虽然反抗大唐,但却也各怀鬼胎不可能真正联合起来,所以最终大唐还是能赢的。
    “西域大战又起,东边也不消停啊。”
    “高句丽国王不是已经请降,割让辽东请罪,朝廷也已经同意了吗?”
    “高建武是想割让辽东以换取其在朝鲜半岛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