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标,造反,父皇竟放爆竹: 第二十章:良策惊天下【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大明:我朱标,造反,父皇竟放爆竹》 第二十章:良策惊天下【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第1/1页)

    朱标这绝妙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两个字。
    捐赠!
    让各地的富商士绅都来捐款,解决这缺乏的百万两巨款。
    这笔缺额虽然巨大,但是别看大明初定,其实隐藏在商户之间的财富其实难以计数,比如后世知名的财神沈万三,一家之力便能将南京国都的城墙建设承包了。
    而且做的固若金汤,甚至连刀都插不进城墙的缝隙之间。
    想要从富商们手里收集到这笔钱,其实并不是难事。
    不过一听到这个提议,朱元璋脸色却是一变。
    他是华夏唯一一个从乞丐做到天子的帝王,朱标这话一出,他岂能不明?
    但是以他的政治智慧,更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
    众多富贾如果真的慷慨解囊,那么背后一定有所图谋。
    自己这儿子,自从准备造反以来,表现的确实惊采绝艳,但是这个方法……
    “标儿,你可知历朝历代的皇朝末世,一项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朱元璋略一沉吟,反问一句。
    “嗯?这……”朱标虽然在历史方面称为专家,但是皇朝末世的特征,那可太多了,一时半会哪说的清楚?
    而且这和今天的话题也没关系啊。
    “呵呵,你回答不出,为父也能理解,毕竟为父起家之时,你尚未出世。”
    朱元璋摸了摸胡须,一副苦口婆心的教育口吻。
    “皇朝末世,当然是民不聊生,但是其中导致民不聊生最重要的一点,卖官鬻爵!”
    “官职爵位,那是朝廷重器,即是朝廷的脸面,也是朝廷赖以治理天下的基础。”
    “如你所说,你需要天下商人富贾捐赠银钱,那么你能回报他们的,除了官爵又有什么?”
    “一旦朝廷官职成了买卖之物,那朝廷的脸面何在?朝廷的体统何在?朝廷的威信何在?”
    朱元璋一口气说下去,语气越发严厉。
    他确实最喜欢自己这个长子不假,甚至都能容忍朱标造反,但是那是朱元璋认为,这皇位传承说白了,是他朱家自己的事情,朱标有意皇位,证明他真的有上进心。
    但是真正关于朝廷大事,朱元璋却不会因私废公。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却是哭笑不得,自己这个老子也太瞧不起自己了。
    他好歹还是历史系研究生,连卖官鬻爵的害处都不知道,那他还学个啥?
    “父皇,你可能,误会了。”朱标略带无奈的说道。
    “我所说的捐赠,自然会给富商以回报,但是绝不是官职和爵位。”
    听到朱标这话,朱元璋也愣了。
    不是官职爵位?那还能是什么?
    难道朝廷还有比官职和爵位更有诱惑力的东西么?
    “我准备在官职和爵位之外,再设立一项名目。”看出朱元璋的好奇,朱标没有卖关子,而是继续说道。
    “另立名目?恐怕那些富贾豪商不会感兴趣吧。”朱元璋忍不住说了一句,他可是从最底层杀上来的,深知虚名无用的道理。
    “嘿,若是这名目后,有上达天听,建言献策的功效呢?”朱标早已猜到朱元璋的疑问,微笑反问。
    “喔?吾儿详细说说。”朱元璋虽然只听了这三点,便已经眼睛放光了。
    “父皇,儿臣所设想的,便是设立这么一个名目,让捐款达到数量的富商,便可将名录收集起来,这些人,每年可以向朝廷建言,将他们所设想的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都呈上来。”
    “内阁将这些政策集中讨论处置,则其善者而从之。”
    “这一过程,我们大可称为政策协商会,而这批人,便可称呼为政策协商会委员。”
    “而我们给予他们的好处便是,这部分人,将获得皇家审判权,除非罪证确凿,地方官员一律不可为难处置。”
    “您看这样的好处,够还是不够?”
    朱标缓缓说出所想,而朱元璋听的是眼睛越听越亮!
    啪!
    突然朱元璋重重的一拍桌子!
    倒是把朱标都吓了一跳。
    “好!实在是太好了!”
    朱元璋拍完桌子,可就哈哈大笑,一方面是得了朱标的妙计,另一方面却是高兴于自己的儿子的成长。
    “你这一招,可谓是不费一分一毫,就让朝廷多了无数智囊和财源啊!”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起来。
    确实,朱标这招,借鉴于后世的政协制度,那可是吸收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治的精髓,所建立起来的制度,能不好么?
    以朱元璋的政治眼光,自然看得出,这一政策如果施行,那么朝廷不仅会收到无数的建言,这本身就有利于朝廷改进政策,而反过来,朝廷又能从地方发出的各种建言当中去分析各地真正问题所在,进行专门的调整和结局。
    还不用担心历史上那些收买了言官而导致的言路闭塞的问题。
    最重要是,对于朝廷来说,一分钱都没花,还白得了大笔的捐赠银两。
    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的良政!
    想到这里朱元璋是越发高兴了,这样的好办法,还不是出自我老朱家的儿子?
    朱元璋看着朱标,一阵老怀大慰。
    不过他却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标儿,你这政策十分的好,不过为啥你后边还要强调,不许地方官经手这些委员的案子?难道不怕他们借机枉法?”
    朱元璋这个问题,朱标自然早也想到了。
    “父皇所虑极是,不过我特别强调这一点,却是因为,这帮委员,除了给朝廷捐赠,建言献策之外。还有一项功能,便是监察百官。”
    “我们虽然暗中设立锦衣卫,以督查百官,但是这不过也就能应付京中,至于天下各地,远近不一,如果只派锦衣卫出去,那势必让锦衣卫势力过大,而这些委员本身就有建言献策的通道,如果遇到各地官员贪赃枉法,就可直接上报,然后由刑部直接处置。”
    “想要达到这一点,那么肯定要给委员以一定的自由。保证他们不受地方官的威胁。”
    “至于委员本身的违法,自然地方官也有权举报,只不过同样是交由刑部详细审查之后定罪,并非是可以免罪。”
    朱标侃侃而谈。
    说完之后看向朱元璋,却见朱元璋半响不说话。
    “父皇?”他忍不住喊了一声。
    “唉……”朱元璋长叹一声。
    “标儿,刚才是父皇孟浪了,居然批评你。”
    “但是没想到你已经将这一政策计算到这种程度。”
    “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你明日,就将此策拟成文字,朕一字不改,即刻用印,颁行天下!”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