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酸枣树》 35、拆解汽车翻山岭 组装一新赴延新安(第1/2页)
黄红天和那个军事代表押运着装了军火的军车顺利过了由连长控制的关卡,向前开行了不到五里路就变成了山沟小路,汽车再也无发开行了,早都等在这里的上百个游击队员和民兵们一看军火车开了过来,车上几个扮作东北军的游击队员早都脱去了军服,手里举着崭新的钢枪在空中晃着,大家就知道这次任务完成得很顺利。还没有等车停稳,就霍拉一下围了上来。大部分人还没有挤到车跟前,车上的军火就已经搬空了,没有拿到东西的人们感到非常失望与遗憾。游击队长与民兵连长碰头商量了一下,他们觉得再让潜伏的同志把车开回去无异于把同志送入虎口,而汽车到了这儿已无路可走,对这个庞然大物怎么办呢?站在旁边的几个壮实小伙子们竟然说:我们把汽车抬回去,献给毛主席,献给党中央。这话听着太不靠谱,却启发了一旁的司机,他说:
“只要把汽车拆解后,搬运到有公路的地方,再组装起来还是可以开的。”
游击队长一听,就接着说:
“那就这么办吧!咱们有的是人力,再调来一些牲口,由你来组织安排,我们不能浪费了这么好的东西。”
这位潜伏在东北军中的司机可不简单,他本来是山东人氏,由于家乡闹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十岁的时候跟了父亲逃荒到了东北,在黑龙江的鹤岗煤矿当了一名下井挖煤的工人,不幸的是父亲不到一年就在一次瓦斯爆炸中命丧井下,他一下就成了孤儿。好心的工友们轮流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可这并非长久之计,他也越来越想家。有一天凭着来时的记忆,自己一个人循着运煤车辆染黑的道路一直走去,身边拉煤的卡车轰隆隆地开过去,有好几次他都停下招手挡车。但是,不知是他个头太小司机没有注意到,还是人家根本就不想理他,总之,没有一辆车停下来。直到太阳快落山,他几乎快要倒下来的时候,有一辆拉煤的卡车嘎吱一声停在了他的身旁。从车上下来一个大约四十多岁,体型彪悍的司机师傅。他走到已经疲弱得快要昏过去了的小孩身旁,蹲下身体,和声细气地问了他的情况,当他知道小孩悲惨的身世之后,就再没有说多余的一句话,把他抱起放到卡车的副驾驶座上,拿出自己的一块粗硬的面包递到小孩手里,又倒了一杯水给他,看着小孩边吃边喝。还一再提醒:慢慢吃,慢慢喝。吃完一块面包,喝完一杯水后,司机师傅没有再给他吃的,他怕饿极了的人吃多了会撑着。他看到小孩吃喝完之后,精神和体力明显好多了,就问他愿不愿意跟着自己跑车,当个小助手,这小孩听了自是连连点头。从此,他就一直跟着司机大叔跑车拉煤送货,自己也在这十年中间摸清了汽车构造修理的各个环节,开车驾驶的技术也在同行中属于一流。
后来,他被征召到东北军中当了汽车兵,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撤回关内,被派去围剿陕北红军,他是一百个想不通。他也非常赞同共产党的主张,又受学生们抗日宣传的影响,很自然地就被东北军中的地下党组织发展成了地下共产党员。这次被启用就立下了大功。
现在听到游击队长让他来负责拆解搬运汽车,这不是自己的看家本领吗!说干就干,他从车上搬下工具箱,选了几个看起来比较精明的壮小伙,他拿起工具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这个庞大的汽车就在这伙人的手里被五马分尸般的了。第二天不到天黑时分,所有的汽车零件都被人抬马驮搬运到了枣岭村。因为,从枣岭村到县城有一条可以走大马车的宽道,只要在个别地方稍加修整加宽就能通过汽车。
在之后的两天时间里,还是由司机和拆过车的几个壮小伙组装汽车,其他的人被动员起来修理通向县城的道路,而县城通往延安的道路是修成不久,能走汽车的公路。不到一周时间,这批军火由黄红天他们原班人马押运,在沿途每经过一个村庄,都有村民敲锣打鼓地欢迎,还有好多老太太、小媳妇、大姑娘,又是递水,又是塞鸡蛋,给红枣。有个老大爷从大老远的乡下赶来,他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汽车,他挤到汽车跟前,摸着车头,一连声地感慨:
“这家伙很费草料吧!一顿得喝多少水啊!”
惹得周围的姑娘小伙子们好一顿开怀大笑。出了这个村子之后,更有一个老大爷,背了粪篓,手握粪叉,跟着汽车小跑了好长一段路,可是他只看到汽车后边冒烟喘气,却没有看到汽车拉屎,他失望地停下脚步,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大个家伙,咋就不拉粪呢!”
黄红天从来没有这么被人抬举过,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
到了延安后,欢迎的阵势更加热烈,街道两边人们手拿红绸、鲜花挥舞着,舞狮队、秧歌队,学生们的宣传队都出动了,热闹非凡。在一个广场上还专门举行了交接仪式,朱总司令亲自给护送队员们胸前挂了大红花。黄红天被这里热火朝天的气氛搞得激动不已,就连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李九也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他到这一刻才见识了传说中被国民党一再诬蔑的延安竟然有这样阳光明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这让他从内心产生了由衷的向往之感。
第二天,他们护送军火来延安的几个人,被召集到了一个宽敞的窑洞里,窑洞被布置成教室的模样,最里头的墙上正中一面红旗,上面是镰刀锤子交叉的图案,两面各有画像,其中边上的两个画像李九和黄红天在枣岭村村公所的墙上见过,知道那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其它四位大胡子和小胡子光头的画像他们不认识。画像下面是一个木制大黑板。黄红天悄悄问旁边坐的一个游击队员,那游击队员显出很惊讶的神情,然后,给他两很得意地介绍说:
“那两个大胡子左边是马克思,右边是恩格斯,光头的是列宁,小胡子是斯大林,他们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世界人民的大救星!”
一会儿,进来了一个穿了一身中山装,理着小平头,上衣口袋别了一只钢笔,右手拿着一张报纸的小个子,一看他器宇轩昂的神态,就知道身份非同一般。他一开口说话,就是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开头先表扬了他们这次运送军火的英雄壮举;下来说了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又讲了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他们听讲的人,当领导每次讲话停下的时候,都使劲地鼓掌。讲完这些让黄红天和李九似懂非懂的话后,操四川口音的小个子领导就在学员的掌声中离开了。下来是一个扎着裹腿,穿了一身灰布旧军服的指导员给他们作了具体的安排。
几个同来的游击队员当天就打发他们回了游击队,李九和黄红天被要求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政治和军事学习,学习班就在他们刚刚开过会的这所窑洞里举办,开始学习的第一堂课讲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讲到“一切缴获要归公”这一条的时候,教官讲的格外详细,还举了好多例子。讲完之后,让大家讨论,又让每个人对照检查。黄红天不是一个笨人,他把挂在腰间,摸了无数遍,自己爱不释手的那把勃朗宁手枪连同枪套,在小组讨论结束,下堂课开始的时候,主动双手捧着,交给了教官。教官接过他交上来的手枪,把它放在讲桌上,然着他的双手抖了好久,并当众表扬了他高度的革命觉悟和革命自觉性。还说要为他请功。
一个月的政治和军事学习很快就结束了,这段时间虽短,却让李九和黄红天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也让黄红天见识了各种武器弹药,还学会了步枪、手枪、手的用法。最让他激动的是,指导员还专门特批让他用自己带出来的那把心爱的勃朗宁手枪打了一发子弹。至于步枪他们大多时间都练了瞄准和刺杀。最后一天,每人才打了三发子弹,李九本来就有射击基础,三发子弹打了28环,成绩最优,黄红天三发子弹打了24环,成绩良好,这让他觉得心里老是疙里疙瘩的不愉快。
因为李九和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