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九零]: 456、一种几万亩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www.wajiwenxue.com提供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九零]》 456、一种几万亩(第2/3页)

套种小茴香还有这功效啊。
    戴着金丝眼镜的技术员神色舒展:“我查看了贵地区近几年来的气候情况报告,如果土壤质量没什么问题的话,这里种植长绒棉应该可以。要是运气好的话,我想它有成为长绒棉高产区的希望。”
    哈,这可真是个重大利好的消息。
    田的问题解决了,穆总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了谁过来耕种。她最初在新疆承包几百亩地请的工人都是从内地过去的打工者,现在变成和兵团合作,人员成分就更复杂了。
    她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种植对象。
    张副县长笑着一指路边:“囔,不来了吗?”
    布哈从货车的副驾驶座上跳了下来,直接朝陈凤霞等人的方向挥手,脸上黑红黑红的。大概是这些天采摘西红柿受到了太阳的无比热爱,他瞧着比刚进新疆时似乎又黑了些。
    这家伙也真是拼,被张副县长撺掇着到克斯县承包农田种棉花之后,他居然连摘西红柿挣钱都顾不上了,立刻乘着农场送西红柿出去的车追了过来,日夜不休,中途倒了整整四辆货车,居然硬是追了过来。
    陈凤霞佩服:“你胆子可真够大的。”
    布哈完全无所畏惧,比起常常让他手足无措的江海,天高云阔的新疆显然更对他的胃口。他立刻强调:“这里人很好的,很大方很热情。”
    张副县长也表示肯定:“内地对新疆有些误解,这边治安并不差。就好像你牛羊在外面放牧,没人偷。你的棉花田也不需要人看管。如果有人偷棉花被发现,偷了一包赔三包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也不会有谁跟你扯皮。”
    他将布哈介绍给穆总:“这是我上次跟您说的涌泉县的县委干部布哈同志。他一直率领乡亲外出务工,他们的族人无论是去深圳、江海还是来新疆,都是他陪同的。如果说想要一支稳定的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且诚恳而踏实的种植队伍,我想应该没有比布哈同志和他的乡亲们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布哈瞧见穆总有些紧张,却还是拿出了县领导应有的气魄:“您好,我听张副县长介绍过贵公司的情况。天时地利都有了,只要做到了人和这一条,我想我们一定能够稳定地达成合作。”
    穆总笑着追问了句:“你们县里的人出来打工还要县领导带队?”
    布哈倒也诚实:“我们县里很多人不怎么会说普通话,我们带人出来,也是给大家壮胆。走出来,多看看,回去才清楚该怎么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地方。”
    双方初见面的气氛尚算融洽,但是很快就产生了分歧。
    涌泉县的领导干部和站签合同,还得陈老板和冯老板掏钱租地付工资;到了新疆,他们更加只愿意出卖劳动力。
    按照布哈的想法,就是香港老板租下土地买了种子后面他们种他们收,完了再卖给穆总。
    但是穆总已经不想自己种田了,她的生产线拉得太长,没精力连种棉花都要自己亲自找人动手。她希望的是布哈等人组建成合作社,完了直接将长绒棉销售给她就好。
    双方各有各的考量,前者怕担风险也怕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后者则是无心自己开农业公司种棉花。于是谈到后面,两边竟然僵持了起来。
    陈凤霞和张副县长一看这样不行啊,两人赶紧分头给人做思想工作。
    陈老板和穆总打商量:“这样吧,您看,首先一个棉种的投入。你们公司的习惯是要种你们的种子对不对?那你就先赊给棉农,当定金。既然说好了是订单式种植,那你总得给人家点保证是不是?”
    这事不算大,穆总当然就点头答应。
    那头张副县长也保证要尽最大的努力给这边的新棉花田争取滴灌示范项目。这个有国家补助,到时候棉农自己掏的钱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布哈还是犹豫:“可是租地也要好多钱,我们没本钱的。再说要是种不好,亏了本前怎么办?”
    陈凤霞赶紧说他:“你们今年打工难道挣不到钱吗?这就是投入的本钱。现在,种子穆总已经同意赊欠当定金,种植有机棉也不会用那么多杀虫剂和化肥,你们的主要支出还是劳力对不对。我再退一万步讲,万一到时候棉花没长好,你们白忙了几个月,你们是不是还可以去给别人采棉花挣钱啊。你看,种棉花这个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你也不能干啥。等待的时间里,你们完全可以找别的活干,是不是?女同志可以接绣花的活计,男同志去工地上做事或者摘西红柿摘辣椒,这都是能挣钱的。”
    陪同张副县长一块儿过来的本地干部也强调:“没错,在新疆租地种田的内地人基本上都是三月份过来,十月底回去。一年有半年时间能待家里,也不耽误年底的大事,还有人利用这时间差做生意。”
    陈凤霞笑道:“要是你们冬天不打算回去,也能批发皮衣防寒服这些东西过来卖啊。天冷,大家都要保暖。要不开奶茶店,冷的时候,大家都想喝热乎乎的东西。”
    做生意的事情布哈暂时不想,他更加愿意给他的族人寻找更稳定的工作。
    穆总突然间发话:“如果到时候棉花种出来的质量好,也可以在纺织厂打工。那个时候,我们一般需要不少挑拣杂质的工人。”
    嘿,这个意思是想动手在这边开纺织厂了吗?
    穆总还是没把话说死:“我要看产量与质量,不然棉花的量跟不上,我花重金建起来的厂房不是得闲置吗?”
    陈凤霞直接加把火:“不会闲置,就算这种出来的长绒棉质量跟不上,只是普通的有机棉,您尽管放心大胆地开工纺织。到时候,生产出来的有机棉我下单,我也有服装厂,同样需要合适的布料。但我小打小闹,没精力搞织布厂。”
    张副县长在旁边给陈老板背书:“是啊,陈老板最早来新疆就是为了给工厂寻找合适的布料。”
    大概是之前陈凤霞就提过想买穆总家族企业生产的布,后来不成功才退而求其次要求代理思凯男装的网络销售;所以她号称要买有机棉布的说法似乎还挺真的。
    穆总最终还是松了口:“那好吧,先看田,看过田没问题的话,我再看这边到底是否适合办纺织厂。”
    嘿,这可是重大利好的消息。
    大家兴冲冲地将剩下的地块也看了。好在几万亩地面积虽然大,但因为地区集中,所以车子一路转下来,也就是下午一点多钟。
    当地的村干部已经听了消息到村口来迎接,最后一块七千亩地就是这个村子开垦出来的。
    新疆地广人稀,当地的政策是你开垦了土地,这片地就归你所有。听上去相当具有魔幻色彩。
    这个村庄的名字也很不新疆,叫做高桥一村,听上去特别像某个老国营厂小区的名字。不过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是维族,剩下的回族跟汉族差不多各占一半,另外还有七八户哈萨克族,这又是个典型的新疆民族混居地。
    村长努尔是维族人,汉语说得还算熟练。按照他的说法,本来村里开垦出这片新田是想自己耕种的,因为这样更挣钱;但是村里人太少了,青壮年都在往外面跑,留下的劳动力不足以耕种这么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wajiwenxue.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